你家孩子迷“谷子”吗?青少年暑假“吃谷”热调查

时间:2025-07-28 来源:科教新报 责编:梁媛 编辑:唐翌殊

分享到

暑假期间,长沙多家专营“谷子”的商店里,活跃着一大批中小学生消费者。他们精心挑选自己喜爱的动漫周边(俗称“谷子”,英文“goods”的谐音)由于年纪尚小且没有手机,他们便使用电话手表或现金支付。这股“吃谷”(购买收藏谷子)风潮不仅限于专门店,旺盛的需求甚至让精品店、文具店和书店也纷纷开辟了“谷子”专区。

随着“谷子热”在青少年群体走红,“吃谷”低龄化趋势明显,其中潜藏的风险也引发家长和社会担忧。

“谷子”是什么?

当下流行的“谷子”,是指源自漫画、动漫等二次元文化的各类周边商品。这些产品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卡片、手办、海报、挂件、钥匙扣、玩偶以及最受欢迎的“吧唧”(徽章,英文“badge”的音译)。

收藏“谷子”的爱好者们形成了“谷圈”,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催生了“谷子经济”。随着受众群体日益壮大,“谷子”文化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谷子多以人物形象为核心,爱好者们往往会对喜爱角色的周边进行批发式复购。

为了与“谷子”对应,购买这些商品的行为就被称作“吃谷”。买谷子的人聚集到一起交流分享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圈子,也就是 “谷圈”。

“谷子”为什么受孩子们追捧?

长沙市海信广场内的一家谷子,记者遇到一个背着半透明单肩包的小女孩一诺,包内装满了各式“谷子”和“吧唧”。她向记者展示:“这叫‘痛包’,专门用来展示‘谷子’的。”她的“痛包”装饰精美,为了保护里面的“吧唧”,还特意套上了防水薄膜并装饰了花边。“这是我喜欢的一个广播剧角色,看到它们,就好像听到他的声音,能给我力量,学习时也能缓解压力。”一诺“吧唧”不止携带的这些,她在家还存放了大量“谷子”。“‘玩谷子’除了携带装饰,还可以当礼物送人,主要就是购买和收藏,享受这样的过程,它们就像我的精神食粮一样。”她说。

正在开福区一家文具店内挑选谷子的初二学生王夕瑶告诉记者,他不是谷子的狂热爱好者,但也会买自己喜欢角色的吧唧”,购买还有一个原因是“身边的朋友也都在买”。“我好朋友买谷子比较痴迷,她已经为此花费上万元。”记者详细了解到,王夕瑶的朋友常买的是日本进口的“吧唧”,国产“吧唧”价格在10至20元,而从日本进口的“吧唧”价格能达到百元左右。这还是常规谷子的价格,其中一些限定的款式需要成套才能抽取到,二手平台稀有的“吧唧”能达到千元左右,最高的甚至标出了万元的单价。

“吃谷”比例之高不仅体现在初中生群体,在小学生群体也已蔓延开来。在岳麓区某小学读二年级的李雨桐告诉记者“我们班40个同学,基本都买过谷子,一半的人还在购买收藏。”不过,低年级学生零花钱有限,购买的多是价格相对低廉的小卡片,但正版授权的卡片均价也在10元一包(一包5张)。“不止能玩,抽到好卡还能卖钱!黑背的能卖五六十元,带银标的能卖一两百元。”

谈到高价谷子,李雨桐身边的朋友小聂补充了她班上的故事:“两个男生一起抽到一张限量版卡,为了争卡差点打起来。”小聂表示自己也会“吃谷”,但很愿意给朋友分享:“我会用一部分零花钱买卡,买到喜欢的卡会很开心,但如果好朋友想要,我会愿意给他。”

“谷子”店内还有不少陪同孩子购物的家长。一位家长表示是陪小女儿来逛:“大女儿在家里已经购买了很多‘吧唧’,这次她中考成绩不错,她的愿望就是再买几套谷子。”当被问及是否支持两个孩子“玩谷子”时,这位家长脸上带着笑容:“只要不影响学习就行,合理花费自己的零花钱,玩这个总比玩手机好。”

对未成年人来说,“谷子”既是兴趣载体,也是社交纽带,收藏“谷子”能让他们在圈层中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但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易被情绪价值裹挟陷入冲动消费。部分商家正是利用这种心理,以盲盒隐藏款、限量款等制造稀缺感,诱导未成年人“为爱氪金”反复购买。

专家建议:理性看待陪伴引导

记者调查发现,“谷子”在青少年群体特别是低龄人群的快速传播也引发了一些家长和社会的担忧。对此,记者邀请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俊进行解读并给出建议

“不能简单将购买谷子定义为不良行为。每个时代都有其流行爱好,我们小时候也会收集卡片、明星贴纸。时代在更迭变换,收集癖似乎一直都埋藏在每个人的心里。现在的孩子收集喜爱角色的周边,这些角色往往承载着正义、勇敢、坚强等正向品质,虽然是虚拟角色但也能给他们带来力量。”周俊指出,关键在于“适度”:“就像小酌怡情,酗酒伤身。适度购买‘谷子’作为娱乐或精神寄托并无问题。但若过度,比如有些小朋友花费万元吃谷,消费远超个人或家庭承受能力,或者投入全部精力,那就成问题了。

对于孩子过度“吃谷”的情况,周俊分析:“这往往意味着孩子在现实中遇到了困难,力量感不足。例如,在现实中交友受挫,而沉浸在‘谷子’的世界里则无需费力应对现实问题。青少年面对生活挑战需要力量储备,家长应帮助孩子蓄积力量,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而非只看行为本身。”

周俊建议,家长若发现孩子过度“吃谷”,应给予更多陪伴和鼓励:“先尝试理解,和孩子聊聊他为什么喜欢谷子上的角色,从中获得了什么力量,站在孩子一边,建立良好关系。在此基础上,再慢慢引导和陪伴他走出来。

同时,要关注孩子的消费动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发展多元化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找到更多支撑点,从不同领域获得关注和认可。

吃谷提示:警惕消费诈骗健康隐患

伴随“谷子”热潮,一些潜在的风险也值得注意。

当青少年群体迷恋谷子,且消费群体日渐低龄化,不法分子也开始行动起来,针对热衷于收集谷子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不法分子伪装成“买家”“黄牛”,以高价收购“谷子”或者低价抛售“谷子”为诱饵,通过社交群聊渠道二手交易平台等发布贩售广告,使防备心较低的未成年人上当。专家提醒,选购谷子时,务必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或电商平台,避免与无平台保障的个人进行买卖交易,杜绝从“黄牛”抢购、海外“贩卖”等渠道购买,防止上当受骗。

随着夏季高温来临,“谷子中毒”一度登上了网络热搜,有网友称因家中囤积大量“吧唧”,半夜不适就医。医生提示,“吧唧”通常由金属、塑料等材质制成,其使用的胶水、塑料包装等材料在高温密闭环境下可能加速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如果家中存放大量谷子,应注意日常生活中多通风,净化室内空气;购买时认准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拒绝“三无”产品,留意产品是否标明名称、厂名厂址、执行标准、安全警示及使用注意事项。(文中青少年受访者皆为化名)

责编:梁媛 编辑:唐翌殊

来源:科教新报

湖南教育新闻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查看详情
国防教育频道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查看详情
湖南招考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查看详情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查看详情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